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小切口”里做足教共体建设“大文章” ——紫阳中学初中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创新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7:43:00    

阳光讯(记者 潘定安 通讯员 余建安 陈晓燕)当下,紫阳县正在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紫阳中学初中部教共体克服山区各成员学校交通不便,教育教学资源发展不均衡的困难,以线上线下集体备课为“小切口”,打破时空限制,探索出了教共体资源共享新路径,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紫阳中学初中部教共体由5所学校组成,涉及五个乡镇,学校布点分散,交通不便,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紫阳中学初中部教共体利用网络平台实行线上线下集体备课,通过走教、送教、展教多种方式融通,推动教共体建设走深走实。

新方式带来新变化。为实现教学名师充分共享,学校创新推出教共体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模式,按照“三定五统一”落实。“三定”即定中心发言人、定设计思路、定教学案例。“五统一”即统一时间、地点、内容、进度、作业。“三定五统一”备课模式改变了过去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实现了教共体内优质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为“同上一节课,共享一名师”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打破了山区优质教育共享的时空限制。校校互联,教学情境通过视屏互享互动,在各成员校都能享受到同样的优质课堂教学。让均衡共享发展可触可感。极大的打消了城乡学生择校热困境。

新思路重塑新认识。为适合不同学校不同基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共体在备课注重集体智慧的挖潜,拟定了二次备课方案。第一次备课强调思路和内容整合,线上集体备课由教学名师担任主备人,以主备人精心设计为联动点,带动各成员校教师以视屏在线方式积极参与。主备人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上传至线上备课平台,随后组织成员教师开展线上研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进行反复打磨。第二次备课重在学情把控,各校在集体备课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校情进行二次备课,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反思和完善。这种“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的模式,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还共同研判梳理出了适合教共体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思路,实现了教共体优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有力推动了教共体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使得教共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思考创设新情境。为探究适合教共体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在备课中坚持“六备”原则,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教工体内优秀教师实行走教,送教、展教活动,校校注重劳动教育、活动教育、运动教育的设计与开发,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实施分层教学,注重能力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不同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用集体备课这个小切口打开教育教学大场景,凸显了教共体改革的生机与活力。

新赛道注入新活力。线上线下集体备课交流方式实现了老教师的经验与青年教师的创意完美融合。为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充分交流和沟通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为教师青蓝结对帮扶成长开辟了更开阔的赛道,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激发了教研活力。

紫阳中学初中部教共体建设推进过程中,组建大教研平台,采取线上线下集体备课的模式,切实提升了教共体的教研教学水平,教共体逐步实现了“管理共进,师资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融,考核共评”的新局面,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样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