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中藏着实验室,苏州初中生课余痴迷造火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3:29:00    

把书房改造成实验室捣鼓自己喜欢的研究,给企业做加工零件推广赚取实验费用,怀着航空梦动手测算制作火箭……这是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初一年级学生赵奕涵精彩且特别的课余生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制火箭发射成功。近段时间,记者跟踪采访了他的故事。

家中藏着实验室,为热爱全力奔赴

显微镜、工作台、通风橱等器材设施在不大的空间里一应俱全,难以想象这是初中生的家。赵奕涵平时除了写作业就窝在家里这间专门改造的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

童年时期,赵奕涵看到美丽的烟花后产生了自己做烟花的念头,这是他喜欢上做实验的源头。8岁的他已经能够画出清晰完整的火箭构造图,令爸妈惊叹不已。“航空航天、化工和电路,还有自动化,这些都是我的业余爱好。”他说。

赵奕涵做实验中。 通讯员 周柳 摄

从科创网的论文中获得灵感,再加上自己有所研究,三年前,赵奕涵联合三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火箭研发团队。赵奕涵担任设计总领,另外三名成员分别负责程序编写、流体模拟和专业建模。所有的研发技术均通过成员们自学掌握,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没有课程的加持,只有一腔热爱。赵奕涵每天完成作业后便一头扎进实验室,有时候会用午休时间来写作业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制作。

赵奕涵的父母非常支持孩子在课余时间做自己热爱的事。赵奕涵提到母亲常常会和他一起采购实验所需要的零部件,父亲则会帮忙搬运零件、带他进行一些零部件的加工。尽管他的父亲并未涉及过专业的技术领域,但父母给他留了一个专属空间——充斥着各类器材的实验室。最近天气变热,为避免有的化学试剂失效,赵奕涵的母亲为他专门配置了一台小冰箱。父母的全力支持成为赵奕涵奔赴热爱的坚实后盾。

赵奕涵家中的实验室。 通讯员 周柳 摄

心怀火箭梦,克服困难创新研发

赵奕涵介绍,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火箭发动机的主燃烧室、喷注器以及管路系统,还有电子电控阀门等设备的初步测试,燃料罐的一些主体部分和一些零部件还在加工。他们将火箭的定高设在了3.6米左右,包括最高有效负荷及射程等相关的理论计算也基本已经完成,还需要对加工完成后的零部件进行一些实际承重。

赵奕涵坦言,虽然父母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还是经费问题。团队成员与苏州相关加工企业达成了合作,他们设计零件图纸,企业帮忙生产。赵奕涵常在B站展示团队的最新成果,随之会有企业零件加工的推广。

赵奕涵展示团队研发的高压大通径阀门。通讯员 周柳 摄

“这应该是国内业余界首枚液膜冷却毒发发动机,它的燃料很罕见,有着剧毒并且合成过程很繁琐,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创新点。”赵奕涵也有了解过国内其他同样热衷于航空实验的学生的成果,与他们制作的KN系列小型固体发动机不同的是,赵奕涵的团队做的是1.2吨级的重型发动机。

在赵奕涵看来,我国航空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他未来就想从事航空相关的工作。

(苏报融媒记者 袁艺/文)

编辑:钱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