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欧基金葛兰在管产品一季度业绩分化 总规模维持在40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21:03:00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记者 冯方)近日,中欧基金知名基金经理葛兰在管3只基金(合并份额计算)披露一季报。截至一季度末,葛兰在管规模维持在400亿元级别,3只产品一季度业绩表现分化。

从持仓来看,葛兰一季度加仓了科伦药业、百利天恒,对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头部药企有所减持。展望二季度,葛兰表示,仍旧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消费医疗复苏与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替代等方向。在创新药领域,全球合作持续推进及关键临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

规模维持在400亿元级别 3只产品业绩表现分化

目前,葛兰在管基金分别为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中欧医疗创新股票、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截至一季度末,3只产品的基金资产净值分别为311.79亿元、81.99亿元、10.69亿元,合计规模达到404.47亿元。一季度,葛兰在管规模较2024年四季度微幅下降,不过仍维持在400亿元级别。

业绩方面,葛兰在管3只产品表现分化。一季度,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净值涨幅最大,A/C份额均涨超20%,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6个百分点;规模最大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居中,一季度涨幅约为2%;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则是3只中唯一业绩为负的产品,一季度净值下跌3.8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69个百分点。

从成立以来累计涨幅来看,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也是3只中唯一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自成立以来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净值累计上涨13.5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63个百分点。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净值累计涨幅分别为76.67%、69.39%,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C净值累计涨幅分别为25.12%、19.17%,均较大幅度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入手科伦药业、百利天恒 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

从持仓来看,葛兰在管的2只医药基金继续在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进行重点配置,前十大重仓股成分股变动不大。

具体而言,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前十大重仓股主要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康龙化成等医药头部企业,科伦药业新进前十,同仁堂退出。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药明合联、科伦博泰生物-B、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康方生物、恒瑞医药等,百利天恒新进前十,海思科退出。

从重仓股来看,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和中欧医疗创新股票的前十大重仓股,普遍较2024年四季度有所减持。例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减持药明康德1292.71万股,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减持药明康德A股58.13万股并清空H股持仓;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减持恒瑞医药202.62万股,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减持恒瑞医药479.97万股;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减持迈瑞医疗285.36万股。

不过,也有部分个股得到增持。中欧医疗创新股票一季度大幅增持了76.38万股科伦博泰生物-B,增持幅度超过30%,另外增持药明生物525.65万股、增持康方生物116.60万股。

葛兰在一季报中指出,政策环境总体延续了“支持创新”与“强化合规”。国家医保局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商业健康险规模扩大为创新药提供增量支付空间。创新药领域,多抗、ADC等前沿技术研发加速突破,国内多家企业与海外跨国公司就多个品种达成重磅合作协议,标志着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

展望二季度,葛兰表示,仍旧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消费医疗复苏与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替代等方向。在创新药领域,全球合作持续推进及关键临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

寒武纪退出前十 加仓中芯国际、比亚迪、韦尔股份

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则主要聚焦科技成长板块。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有较大变动:中芯国际、比亚迪、芯原股份、韦尔股份新进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行列,长电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寒武纪退出。与此同时,立讯精密、兆易创新、宁德时代这前三大重仓股的位次不变。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在2024年四季度才新进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数超过13万股。

从增减持情况来看,葛兰同样对多数重仓个股进行了减持,不过减持幅度普遍偏小。具体而言,减持立讯精密7.5100万股、减持兆易创新5.9300万股、减持宁德时代1.8300万股、减持北方华创1.1400万股、减持阳光电源17.62万股。此外,葛兰小幅增持了赛力斯1600股。

葛兰认为,A股市场二季度或延续结构性行情,驱动逻辑可能从主题预期转向基本面验证与政策催化并重。科技成长领域仍为核心主线,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景气度或向应用端延伸,商业化落地加速的细分环节有望持续受益;机器人产业进入关键政策窗口期,技术突破与供应链本土化或催生新的投资机会。消费板块中,政策刺激与库存周期共振的领域或呈现修复弹性。防御性配置方面,高股息板块在利率下行环境中或保持相对优势。此外,地缘政治风险与外部流动性波动可能提升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出口替代逻辑下的海外产能布局企业也值得关注。

“总体而言,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在政策托底与外部扰动中实现弱平衡,但内生增长动能仍需进一步巩固。二季度市场核心矛盾或聚焦于外部风险传导与国内政策对冲的博弈,A股预计延续结构分化格局。我们仍旧看好供给创新、渠道下沉、消费升级等方面的投资机会。”葛兰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