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曲沃县郇村黄帝庙保护性修缮完工 明清古建焕发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13:00    

千年古村焕新颜,黄帝庙宇展雄姿。近日,曲沃县史村镇郇村黄帝庙经过整整两年的精心修缮施工,重焕新生。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华夏的第一位古帝,“五帝”之首。黄帝也被尊祀为“人文初祖”。郇村黄帝庙(轩辕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北殿为明代遗构,其余各建筑均为清代建筑。据庙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碑记载,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道光十五年至二十年(1835年-1840年)两次重修。1987年这座古庙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院坐北向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1557平方米。截至本次重新修缮之前,庙内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乐楼)、北殿,东西两侧对称建有东西掖门、配殿、耳殿。其中,东西配殿、掖门4座建筑塌毁,残存建筑基址。据庙内戏台(乐楼)题记版记载,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了乐楼和东西庙门。乐楼采用了精美流畅的透雕,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寺内还存有碑碣4通,题记1处,北殿、戏台、东耳殿局部梁架构件保存有精美彩画。

由于年久失修,东西配殿、掖门坍塌,各文物建筑屋漏瓦残,椽弓檩弯,梁枋折断、立柱开裂,局部改制。庙院污杂土堆积,排水不畅,院内月台不存,庙院各建筑保存状况较差。

曲沃有着悠久历史,遗存着大量文物建筑,是其深厚文化底蕴的明证。2010年,曲沃县在全国率先出台《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在其护航下,15处古建筑由社会力量自愿出资修缮保护,郇村黄帝庙便是其中一处。 

看到郇村黄帝庙的破败景象,也出于回报家乡、保护文物的初衷和担当,当地民营企业、山西津致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产生了自愿出资修缮的强烈意愿。2023年,该企业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的理念,出资700余万元,开始对黄帝庙进行全面修缮扩建。  

随着一块块砖瓦、一个个木件被逐一拆取,在黄帝庙整体翻修的过程中,津致置业做了建筑设计、修复重建、筑台夯基、清理杂物等大量细致艰辛的工作。“能用的全部编号保留,无法续用的全部换新。郇村黄帝庙的修缮工作,一来工序繁复细微,二来绝大多数建材和施工依靠人工作业,导致建设工期较长。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按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使建筑既恢复了古朴原貌,又保证了持久坚固。”津致置业郇村黄帝庙修缮项目负责人刘彩东说。 

近日,经过整整两年的精心施工,修缮后的庙内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充分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北面正殿檐柱上的一副乌木金字对联特别醒目,上联书“桥山出阳轩辕黄帝开兆域”,下联曰“滏水之滨人文始祖启后人”,明门头悬“人文始祖”四个大字。此对联由我省著名书法家张铁锁书写,歌颂了华夏祖先黄帝的丰功伟绩,也承载着后世子孙对黄帝的深切纪念。正殿、耳殿,重新供奉了黄帝、火神、财神等17座泥塑神像,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庙内还新建了东西配殿,分别用作黄帝文化、修缮过程展示和接待、养生、公益活动使用,建筑总面积也增大到438平方米。 

“三月三·拜轩辕”,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郇村黄帝庙举办了修缮后的首届庙会。庙会现场,彩旗飘扬,眼见黄帝庙发生巨变,参加庙会的郇村及周边的村民不禁连连赞叹。近日,在曲沃县史村镇郇村黄帝庙的古戏台上,蒲剧经典剧目婉转开腔,更是将观众带入数百年前的历史长河。


  来源: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