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仲裁立案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4:44:06    

仲裁立案是指 仲裁机构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申请仲裁材料后,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审查,并在符合受理条件时予以受理的仲裁活动。具体流程包括:

提交申请:

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以及相关证据等。

受理通知:

仲裁机构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则应在五日内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则需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立案审查:

仲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申请人的资格、请求事项是否清晰、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等,以决定是否立案。

立案后续:

一旦立案,仲裁机构将按流程办事,包括向被告发传票、要求当事人提交证据、安排开庭等,以确保争议能够进入仲裁审理阶段。

法律途径:

立案意味着争议已经开始走法律途径,仲裁机构认可申请人的请求,包括主体合格、要求清晰、在受案范围内等。立案后,仲裁请求将受到公正审查和处理。

总结来说,仲裁立案是仲裁程序的重要环节,标志着仲裁活动正式开始,并进入后续的审理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