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雄关观后感怎么写(雄关漫道:历史绘画的视角与价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09:19:42    

贺羽油画作品《雄关》

贺羽

《雄关》是我2016年完成的以长征途中的毛主席为主题的油画肖像创作。表现的是遵义战役期间毛主席登上娄山关口,于斜阳映照与凛冽西风中远眺群山,生发万千感慨与浓郁诗情的历史性一幕。

遵义战役发生在遵义会议之后,是红军长征途中意义非常重大的一次胜利,也是毛主席重回军事指挥核心后取得的第一次大捷。这一仗红军重创了自长征开始一直尾随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极大地振奋了军心士气,为下一步战略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毛主席在《忆秦娥·娄山关》中曾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就是这一历史情境的诗意描述。

这样一种历史情境如何用油画来表达,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一个偶然的启发,让我决定采用毛主席手牵缰绳的动作,表现他在娄山关上驻足停留的那个黄昏,大约已经到了动身的时刻,他的双手下意识地要牵动战马,但马此刻仍在专注地吃草,而他自己也还在意犹未尽地望向远方。这个动作我自认为与当时的历史氛围比较贴合,只是如何把这个动作画得自然,还是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加入了环境和光线等因素,方才形成后来的画面。

一般观者可能会觉得画历史人物只要把脸画好就行了,其实不然。在整个画面中,只有动作才能传达出最强大的画面力量,才能承载特定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丰富内涵。可以说,人物的动作设计,不管是单个人物动作还是多个人物的动作组合,都是画面构思的最重要部分。翻开表现伟人的历史性绘画,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素材方面,因为毛主席长征时的照片很难找到,我只能以他1938年在延安与林彪的那张合影作为主要参考。这张照片也是侧光,比较接近我的构思。只是照片中毛主席头的角度和我画中稍有不同。在制作中,不少局部都反复画了好几遍。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在表现领袖人物方面的一次重要创作经历,虽然受能力与经验的限制,画面一定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但我在每一个阶段都尽了努力。作为一名从湖南走出去的画家,能够有机会为毛主席创作历史肖像,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荣幸。

摄影术发明之前,绘画是以形象的语言记录历史的唯一方式。而今天,用绘画记录历史依然有自身的优势,因为我们可以借由画面来创造一种真实,这种真实也许从未在历史长河中毫无二致地存在过,却因为融汇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寄托了我们的情感与想象,也包含了绘画所具有的审美意趣,使得它能最大限度地与观者产生共鸣。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优秀的历史画作最终成为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历史绘画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是吸引今天的画家继续为之努力的缘由所在吧。

相关文章